王磊孚
自2019年以来,为基层减负已经连续实施了三年的时间。三年来,基层干部的负担与之前相比明显减轻,形式主义、官僚主义的顽瘴痼疾得到极大的整治,基层干部的活力和积极性得到显著的激发和提升。正是靠着持之以恒、驰而不息的努力,基层减负的效果不断彰显。
应该说,三年基层减负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。从整治过度留痕到为考核项目“瘦身”,从控制会议召开的时间到减少发文的数量,从治理“指尖”上的歪风到摘除名目繁多的标牌,基层减负让基层干部从文山会海、材料报表中解脱出来,给基层松绑,让基层干部更好地投身乡村振兴、基层治理、疫情防控和为民服务中,汇聚起奋进新征程的强大力量。减负效果如何,最有发言权的是基层干部。三年来,基层干部最大的感触是会议短了、文件薄了、检查少了,与之相对应的是到一线的时间长了、与群众面对面的次数多了,伴随而来的是基层干部的精神头和干劲更足了。
作为落实中央政策的“最后一公里”和“神经末梢”,基层对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提升的意义特殊。上面千条线,下面一根针。在日常的治理过程中,基层干部承担了大量繁重的任务,创城、防疫、走访、网格等各项工作,都会出现基层干部的身影。为基层减负,既体现党中央对基层干部的关心与厚爱,也体现对形式主义、官僚主义等不正之风进行整治的决心和意志。
基层减负,最怕的是隐形变异、反弹回潮。只有绵绵用力、久久为功,从制度上改、从体制上减、才能不断巩固基层减负的堤坝和成果,为基层干部干事创业、奋力进取提供不竭动力。
鲁公网安备 3716230200005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