父亲喜欢京剧。记得一天,巧逢夜雨连绵,闲着没事,一家子逗着他闹开心。于是,在我们兄妹撺掇之下,他即兴清唱了一段《锁麟囊》,也许听的心不在焉,当时只觉得咿咿呀呀,间或像害牙疼。有时,极像我小时候懒于上学、装肚子疼的呻吟。总归得承认,唱的就是比装得像。除此之外,没有特别的感受。
作为“门外汉”,我喜欢上京剧,原因其实很简单:不经意地听了央视戏曲频道播出的《锁麟囊》,一下子“中招”。
京剧艺术表现的哀怨凄迷、惆怅难解的沧桑感,伴随张火丁经典的《锁麟囊》里那种幽咽婉转的天籁之音,如同“三言二拍”,竟然有独特的意识牵引魅力,在苍茫人生云海中,指点迷津,引领“初心”,使人顿感戏里戏外,都是人生。一种从未有过的思想通透感,倏然而来:仿佛世间万事可以全抛,烦恼人生从此简单明了。
那个“春秋亭外风雨暴,何处悲声破寂寥”一样幽远深情的唱腔,“一霎时把七情俱已昧尽,渗透了酸辛处泪湿衣襟”的人生际遇,演绎的“泪自弹,声续断,似杜鹃,啼别院,巴峡哀猿,动人心弦,好不惨然”。
种福得福如此报,善花新果可自豪。可以说,以一件陪嫁品的转移而伴随各种人生角色转变的《锁麟囊》,足以让人听罢,陶醉、感叹、共鸣。
人生在世,谁能一世繁华风光,谁会永远困苦潦倒?剧情如人理,无论富贵人家,还是寻常百姓,须揽镜自重,“常将有日思无日”,不至于“身后有余忘缩手,眼前无路想回头”,接续“永远在路上”的奋斗人生。
在“生旦净末丑”里,唱念做打、出将入相的刹那间,我们找寻、感悟的无疑是人生的喜怒哀乐。而在“一半是海水,一半是火焰”的精彩人生中,一出出演绎的“现实剧”,原创“剧本”原本也就在生活中。
作为“台下”观者,每当迷失了自我,回头检视之时,总想及戏剧人生蕴含的这种辩证玄机,使得自己从幻湮迷灭中走出来,砥砺前行,终能不忘“麦田守望者”初心……
在听厌了流行和时尚,不妨重新光顾一次国粹,感悟一下这个被我们共享又曾被冷落的传统艺术,在“唱念做打舞”中,感悟人生旅途的“手眼身法步”……
鲁公网安备 3716230200005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