无论是“清明时节雨纷纷”,还是“泪血染成红杜鹃”,清明祭祖、慎终追远,早已成为中国人千百年来代代传承的历史传统,蕴涵着中华文明绵延不绝的基因密码,彰显了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爱老、吃水不忘挖井人的人文精神和家国情怀。
在刚刚过去的这个清明节假期,全国各地掀起了开展清明节传承家风活动的高潮。良好家风是祖先留给后人的宝贵精神财富,在传统节日以特有的方式继承并升华好的家风,既是中华儿女义不容辞的责任,也是天经地义的义务。同时,注重家风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,良好的家风是整个社会风清气正的基础。而党员干部的家风建设,更是关联着党风、政风建设。
当前,全党上下狠抓作风建设,过去的种种“四风”恶习、陋习逐渐远离,但是一些变种“四风”行为、披上“隐身衣”的不正之风给党员干部的廉政教育出了新的难题。而刚刚过去的清明节,传承清正家风正是加强党风廉政教育、破解“四风”难题的一个突破口和切入点。
借清明节传承清正家风,广大党员干部应以身作则、率先垂范,做告别陋习,文明祭祀,传承家风的先行者和带头人。发挥好优良党风 “润物细无声”的教育作用,其关键还在于廉政观念的思想植入。目前,还存在一些党员干部或是心存侥幸,不收敛、不知止,或是我行我素,顶风违纪,究其原因在于廉政意识缺乏。没有观念的转变,就不会有行动的跟进;思想上能否破冰,直接决定着行动上能否突围。除此之外,还需要注意的是,要防止在执行各类党纪党规、廉政制度时打折扣,以清正家风助推党风建设,还体现在敢动真格、责任共担、强化监督、严肃处理的执纪当中。
家风无言,却有着滋润心灵、培养美德的无声力量。传承清正家风,从中汲取不竭的精神原动力,使其成为孕育优良党风、涵养淳正社风的源泉。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,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,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,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,注重家庭、注重家教、注重家风,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,促进家庭和睦,促进亲人相亲相爱,促进下一代健康成长,促进老年人老有所养,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、民族进步、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。(周韶钧)
鲁公网安备 37162302000056